2008第六屆漢字書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告書:盲人如何寫字?
作 者:盲者太極生廖燦誠—-0528
本 文:
在殘障類別中,能在視覺藝術上發展的,視覺障礙者是最不被看好的一群,果真是這樣的嗎?
瞎子要怎樣寫字?表面上這是很粗魯的問題,其實也是很實際的問題,盲人的確有許多困難所以很多人會這麼問:盲人怎麼吃飯?盲人怎麼洗澡?盲人怎麼搭公車?盲人怎麼攝影?…這麼多的問題,其實也不難回答,你只要把眼睛閉起來,就可以知道答案了。
問題可以很多,答案卻只有一個,要不要猜猜看?或者,我反過來問你們吧,你把眼睛用布蒙起來,然後我教你怎麼攝影,假設你對相機的操作很熟練,現在聽我的聲音,向我靠近,用一隻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對正我,然後向後退三步,就可以拍我的半身像,退五步或六步可以拍到我的全身照,這樣懂了嗎?我教你學就會了,對,答案就是:學就會了!再回到盲人怎麼寫字的問題,通常我的回答是一個反問,請問:寫字是用眼睛寫?還是用手寫?或者是用心寫?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。
手是跟著心在動,所以稱為心手相連,那麼不經過心,手能不能寫字呢?也可以,但是,眼睛要看著手寫,這叫漫不經心的寫字,於眼睛跟心不經過手能不能寫字?你可以說不行,我卻說可以,因為你有你的道理,所以你可指責我是:瞎說!這就是明眼人和瞎子的不同,我盲者說可以是因為看到了它是更高的境界,是心領神會的境界,在現實世界中,像口足畫家就是不用手也能寫字、畫畫的例子,或許,我前面用明眼人和瞎子來劃分是不對的,因為我以前眼睛看得見的時候,就經常用它來讀帖,我還記得,讀帖有兩種方法,讀帖就是眼睛看著字帖,而心跟著走,這是一種,另一種就是前者再加上食指的比劃動作。
接下來探討:單獨使用心,能不能寫字呢?當然可以,這反而是最最上乘的功夫,可以用心念、用身體來寫字,我以前眼睛看得見的時候,不會想到這麼純粹、深入的問題,後來是為了建立現代書藝三大架構及拓展前衛書道,就自然而然的進入肢體揮毫的動感世界,將傳統書法引進到現代藝術的表演舞台上,因為東方文化的最大特色是書畫同源,文字起源於象形,這是西方文化所無,是東方文化之光,由於過去我有傳統書法的底子,所以我現在仍可以從事象形簡體字的研究與發展,太極生認為:漢字書法教育的最大化指標就是象形簡體字的研發。
因為看不見,我反而有更多的時間寫字,不僅時間很充裕,寫字的空間也更加的寬廣。說來你們不會相信,你們心裏會想:哼!你這個瞎子,就算你再怎麼厲害,也比不上明眼人書家厲害!這種看法也不算錯,但是僅限於傳統書法,以前我眼睛看得見的時候,我在臨書與臨書應用方面下了功夫,一本字帖臨完之後,我可以立刻應用同樣的筆法落款,這是盲人現在無法辦到的事,我在過去的基礎上,雖然失去眼睛的功能,好像武林高手被廢武功,但是,盲者不跟過去的自己相比,雖然無法用眼睛看,但我可以用耳朵看,用觸覺看;我現在用耳朵閱讀的書,比以前眼睛看得見的時候還要大量、還要專注。
我以前用手寫文章,還需要太太幫忙謄稿,如今用電腦打字就方便多了,尤其是使用無蝦米輸入法可以打出正確的國字,誰說盲人不能寫字、寫信呢?!在最近的一場舞台表演裏,五位盲人在舞台上作前衛書道的演出,運用肢體先寫小字,怎麼寫呢?是用心念帶動脊椎書寫,寫什麼字呢?看起來像是無字天書,其實每個人都在寫自己的名字,當然也可以寫別的,然後慢慢越寫越大,起初,手可以加進去,必要時頭或腳也可以加進去,書寫可以由慢而快,當寫到超大的字時,有些筆劃會揮灑到空中,然後又緩緩降下,在宇宙無限大的空間中揮毫,是多麼的逍遙與自在,我們可以遊走在太虛幻境之中,偶而如行雲流水,一下子又是驚濤拍岸!人,其實有無限的潛能,卻往往因為看得見而看不見,阻礙了開發,單就這個部分,盲者卻是因為看不見而看見了,這是上帝的恩典,祂關閉了我一扇門,卻開了我另一扇窗。
如果說,漢字書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只停留在傳統書法裏面,而不包含未來的發展,那麼,這樣的學術論文發表,在我看來,只是垃圾一堆,盲者的意思不是說,漢字書法是垃圾,而是說,漢字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,我們應該要發揚光大,找到漢字書法發展的可能性,不要只是坐食山空,棄開展於不顧。
盲者是中途失明者,從國小開始學漢字,從事臨書及臨書應用,後來嘗試現代書藝的創作和拓展,1976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組織墨潮書會,共同致力於把傳統書法引進到現代來,我是三十歲時發現青光眼,到四十二歲時,前後經過七次手術才完全看不見,連光覺也沒有,有人說:廖燦誠從眼睛看得見寫到眼睛看不見了,還在寫。事實是這樣的,我在失明的頭五年,因為害怕如果沒有繼續寫下去,將來真的就無法寫了,所以才閉關將視覺轉化為觸覺的方式來書寫,我從百龍書寫到千龍書,再寫到萬龍書,從龍字的龍書寫到加上人生座右銘的百龍書,再寫到純人生座右銘百龍書,到了最後,只要動一動腦,或許就可以將人名或其它字句或寫成龍書或馬書、或龍頭馬身,也就是說,太極生的書藝,達到了可以隨心所欲的即興創作境界,由於下了這些工夫,原先所擔心的害怕,就自然而然的消失於無形,這跟我後來學電腦的無蝦米輸入法也大有關係,你要打出正確的漢字,不能忘形,忘形就無法拆字,只有透過正確的漢字造形才能拆字並輸入,真是感謝有盲用電腦導盲鼠系統的發明。
盲人是如何運用觸覺來寫字?前前後後有好幾家電視台到我的工作室來採訪,我都是即興揮毫,他們用攝影機拍攝,我用手觸摸上、下、左、右紙張的範圍,我會用大母指和無名指或小母指丈量中心點位置,文鎮則擺在我要書寫的關鍵位置,或用來欲留上、下的空間,我就舉個例子來說吧!2004年六月,法國導演愛蜜莉所導的—-靈蕊,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的表演舞台上面設有燈罩,由空中降下,把我的身體罩住約四分之三,觀眾只看到我的腳,筆與墨吊在燈罩內的後上方,觀眾看不到我在裏面的動作,我先取出暗藏在身上的衛生紙放在右手上,然後腰部逆時鐘使上半身後轉,右手拿筆,左手必須握在筆毛上去掌控含墨量,然後用口咬住筆桿中間位置,迅速用衛生紙將左手擦乾,接著我的雙手從紙張的左右兩側向中間丈量,找到中心點,因為燈罩內有強光,觀眾只能看到我的手指頭點在紙張上的黑影點,當我找到了上下左右的中心點位置時,右手大母指停在這個點上面,左手無名指往左上方停在我要下筆的第一筆位置,這時我已經胸有成竹,不,是胸有成龍馬,我的右手迅速拿著毛筆靠近筆毛的的地方,同時往第一筆點下去,說時遲那時快,這個點,既是龍字草書的點,又是象形龍頭的眼睛,古人是先畫龍再點睛,我是先點睛再畫龍頭兼馬身,最後再加上四筆的馬腿,揮毫完成,我將毛筆丟入裝墨汁的筒子裏面,左手取出衛生紙將右手擦乾,再放回身上暗藏,然後身體就保持靜止狀態,約過十秒,燈罩緩緩上升…盲者的藝術創作,乍看是畫,其實是有文字的內容在裏面。
盲者不只是用筆或肢體寫字,還可以用陶土寫字,太極生的現代藝術創作,就是漢字書法教育未來的開展。一般人的現代舞,很少有把漢字書法的因素加在裏面,雖然雲門的行草三部曲有書法的元素,但還不夠道地,除非書家兼舞者,或是舞者兼書家,這也是我對漢字書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拋出的問題,同樣的,一般人的陶藝作品也是一樣,若能把書法的內涵加在裏面,作品的格調就大不一樣了,這就是盲者致力於前衛書道的動因,也是太極生對漢字書法文化的使命。
戀土、樂陶—-2008愛盲視障陶藝展,最近正在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3號二樓的尊賢會館展出,展期至七月底,太極生有七件作品參與聯展,其中有一件作品題名為—-向不可能挑戰,乍看是一個造形,是一個水晶球加上陶藝所組合的作品,其實我是在寫之乎者也的之字草書,水晶球是點,接下來像是抽象的造形,慢慢往下卻轉化成腳掌的寫實造形,這件作品,是我前衛書道創作中,很重要的代表作之一,很多人會認為我的標價太高了,這要怎麼說呢?我認為,我的每件陶藝作品,將來最少都值一百萬元以上,藝術本來就是無價的,不是嗎?盲人寫字,不一定要用毛筆,我用雙手的觸覺來寫有造形的書法,也就是說,我盲者太極生廖燦誠所從事的現代藝術創作,是以漢字書法為基礎,上推到甲骨文的象形世界,再從人類三大古文化中,找到相通與相對之處,目前我仍在學習與融貫之中,我每年閱讀超過一百本書,我心裏明白,盲人寫字只是表象,要如何充實創作的內涵,才是可貴的,而大量的閱讀讓我更充實和富足。
每年書法教育學會和台北市政府所舉辦的國際迎春揮毫大會,我連續三年在國父紀念館開筆揮毫,現在就將這第三次2008年二月那時所記載的心路歷程如下,作為本文的結束:
國際迎春揮毫太極生開筆隨筆–2008年0217
這是太極生連續第三年在國際迎春揮毫大會上,作前衛書道的表演,2006年寫的是象形狗,2007年把如意兩個字寫成一頭豬,今年2008年我寫了兩張,第一張是象形鼠,第二張是用新的寫法,寫草書春字,乍看像是英文字,把它倒反之後,變成了草書春字。
二月17日早上,還在猶豫著,要不要到教會去?後來決定,為了避免過年前的左眼球病毒感染仍在復原中,不宜增加過度壓力,因為下午的迎春揮毫,我有使命在身,不可掉以輕心,是因為害怕演出失常嗎?不,自我信主以來,有神讓我依靠,一切害怕、擔心都沒有了,前些天,主辦單位派人送來揮毫的試紙,我太太也在催促我要趕快練幾張,她說,難道你都不用練嗎?未免太草率、太自大了吧?我說,我知道我該怎麼練習,我不必真的寫,我只要蘊釀揮毫的感覺,我寧可讓真的揮毫留給當天現場的即興表現,並且,開筆揮毫表演之後,我還要去參加另一場的讀書會,所以,我的心路歷程至少要從前一天開始:
在二月16日的凌晨兩點,我睡覺,到了六點半便起床,八點出門,搭菊二路公車往永安市場捷運站,捷運到了台北,再轉乘到忠孝敦化站,換搭計程車到啟明分館參加讀書會,討論的書有兩本,一本是暢銷書–秘密,另一本是蘇菲的世界,下午補充了一下睡眠,晚上又準備隔天下午光鹽讀書會閱讀褓母日記的影片對白,這是我第二遍閱讀,之前雖已閱讀過一遍,印象並非全懂,第二遍就比較清楚,然而已經又是隔日凌晨兩點了,難怪17日早上起不來,你看,我連週日教育廣播電台的演講都錯過錄音,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現象,接著打了一通電話給一位教友,沒人接聽,表示已經出門,為了避免造成緊張壓力,我又到頂樓去為揮毫加強心理建設,並確定要帶的兩枝大毛筆,第一張象形鼠因為是正面看,可以寫快一些,所以筆不必太大,第二張的墨因為要滲透到紙背,所以必需用巨大的筆才能勝任,我的練習只是拿著乾乾的毛筆,反反覆覆的的在紙上摩擬揮毫,然後冥想沾墨的乾濕度,還有位置的掌控,至於在揮毫大會上的紙張擺設,第一張金色紙要擺正,第二張白色萱紙要擺成菱形,這些都要在事先連絡好,並隨時能夠調整改進,譬如說,我要揮毫的第二張要求要用雙層夾萱,避免紙太薄容易破,除了要確保墨汁能滲透到紙背外,運筆的速度快慢也有關連,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掌控一氣呵成,在寫完後,還要能夠取下來,把紙的背面轉向觀眾,這樣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,我想要的效果就是,先讓大家不知道我在寫什麼,以為是在寫英文字,當我把它翻轉過來的時候,大家便能看到草書的春字,試想,如果沒有這樣的本事,那有資格在國際迎春揮毫大會上連續第三年開筆?一個連光覺都沒有的人,以前就算再厲害,全盲形同被廢武功,雖然我看不到光,但是光就在我裏面,這完全只是彰顯神的榮耀,我知道,在神的面前,並無可誇之處,在人的面前,若有榮耀,則榮耀歸於上帝。
在揮毫當天上午,為了我穿唐裝上台揮毫的問題,太太和我強嘴,我說:叫我不要穿唐裝,到底是你揮毫還是我揮毫?在平常,我是很少頂嘴的,在日常生活中,都是我聽她的,今天則是主權在我,我若讓了,我便失去立場,太太丟下話說:以後你有本事就自己去,我不再陪你去,了!通常臨出門時,夫妻發生爭吵,心情必無法平靜,我立刻反向思考,這也算是另一種變了相的磨鍊,幸好有主與我同在,下午的揮毫,我一點也不擔心,感謝太太對我的磨鍊,磨鍊只會讓我更堅強,其實有她陪我去還是好的,至少在處理善後問題我不用擔心,不像前兩年,太太有事無法分身陪我去,只好自己想辦法找人協助,結果去年就發生了我帶去的筆,跟大會提供的筆混在一起,以至於我無法百分之百確定,我帶回去的筆是不是我原本的筆?此外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我用手帕蒙住眼睛揮毫,過去不曾這樣,當我拿出手帕時,心裏明白她想阻止我,我沒理她,這使我回想到,有一年,我參加攝影比賽的一分鐘說明會,我原本要做出仰躺在地面上,右腳赤腳伸向空中的動作,,我太太認為不妥,後來只好站著做右腳抬高的動作,太太至今仍不知道她的干涉,使我的分數無法大大的衝高,只是那時候我不得不尊重她,因為衣服是她洗的,過去的經驗只要反省過,能力就增強了,我堅信,人是不斷的累積經驗和能量而開展的。
以上是太極生金鼠迎春筆記—-0228
——現場補充說明: 1.我與墨潮–墨潮成立於1976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,成員共有八名,而我是唯一接受墨潮洗禮者。
2.盲者太極生廖燦誠個人簡歷:廖燦誠 號太極生,又號風雲軒主人。1950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羅東。國立藝專美 術科西畫和書法第一名畢業。會太極拳通易經和理療氣功。 現代書藝前衛書道家,從事書畫、陶藝、劇場表演、攝影及宇宙文字的拓展。 著有「太極生點譜」、「太極生筆陣圖」、「說象解字」、「百龍書」及 「盲者太極生廖燦誠書畫集」等。
3.東方式現代藝術漢字書法抽象畫「龍書」揮毫示範表演—-書寫的內容為「無心」無字草書寫成龍頭狀,上面撇橫是龍角,一點是龍的眼,再來是龍的鼻子、耳朵及下巴,心的草書則化為龍的身體,兩字合起來乍看是一條龍,其實有文字的內涵在裏面。
4.東方式現代藝術漢字書法抽象畫「高山流水圖」揮毫示範表演—-書寫的內容為「行雲流水」,寫完後上下倒反過來則變成了高山流水圖,這是太極生將傳統漢字書法引進到現代藝術創作的風格之一,同樣是高山流水圖,卻可以書寫不同的內容,產生不同的畫面,形成一個系列的作品。
5.盲者太極生廖燦誠的藝術創作,以現代書藝及前衛書道為主,而邁入現代藝術的殿堂,這是漢字書法之光。
寫字是用眼睛寫?還是用手寫?或者是用心寫?建立現代書藝三大架構